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般分 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迄今为止,在广西 发现和收藏的铜鼓共5 0 0 多面。其中一面直径1 6 5 厘米,高6 7 . 5 厘米, 重3 0 0 多公斤,让一个中等 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堪 称“铜鼓之王”。
“铜鼓之王”,它体态庞然,花纹精细,鼓面中心 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 道晕圈,各晕圈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 菱形套的雷纹,鼓身晕圈密而窄,也全饰以云纹和雷纹 。密布的云雷纹给人以玄妙莫测之感,更增加了这种权 力重器的神秘色彩。
铜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铜鼓铸造精致,音响宏 亮。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号传令的标志,是权力和财富的 象征。人们常在喜庆的节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 的活动中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人安粮丰。
壮族人民自古酷爱铜鼓艺术,在一些盛大 活动中,常敲击铜鼓,进行艺术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