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中华佛缘 >>佛教经典

佛教修行的严格等级划分的规矩
  发表日期:2021年7月27日  共浏览1070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学佛修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能够成果,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法无定法”,法和法之间没有凹凸贵贱之别,《金刚经》中,佛陀把全部佛法比作渡河的东西,我们的意图是要取得摆脱,用什么办法就看自己的机缘和喜好了。“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况且不合法。”只要成功的度到对岸,连全部宝贵的佛法都能够丢掉了,更况且那些不是佛法的事物呢?


而不管采用何种法门,用什么样的修行办法,要达到一定的境地,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头开始做起,在整个修行过程中,都离不开以下的这四个字,这不仅是学佛修行者应有的态度,也是修行的正确办法,每一个人都应该牢记在心。


修行次第清楚,果位等级森严,各人对照自查,以免自欺自误:


  入大乘的最低标准是初信位、断见惑。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终究成佛。可见证果之难,成佛路远,我们末法众生底子就谈不上修行,况且证果?!存亡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加持,才干即生了脱存亡,敏捷成佛。


  修行之次第,犹如从幼儿园到博士后,决不或许倒置,倒置了便是自欺自误:


  先破我执(断见思惑,成阿罗汉,证七信位),再破法执(断尘沙惑,十信位以上的菩萨),最终破空执(断无明惑,初住位以上的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惑断尽才干离幻归真,彻证实相。从凡夫到满意佛果有52个阶位,一地不知二地事,一级更比一级难,所以华严经反复强调: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印光大师指出:“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不济事。即便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之人,亦不免来生因福造业,或致堕落。证四果(阿罗汉),方了存亡。此依小乘说。若依大乘圆教说,初信位断见惑,与小乘初果同。七信位断思惑尽,方了存亡。初信至六信,尚未了存亡。初信位菩萨,其神通才智,已特殊情所能测度,况且二、三、四、五、六信位乎?! 参禅之人,每以宗家机锋转语,净宗教宗皆无能答,为道高深而人不能知。实则起此知见之人,亦不知古人之意。果真知者,必无自雄自矜之态。何以故?以绝妙之语,亦极往常之语。不但会得不济事,即便大彻大悟亦不济事!直须完全证得,方为了存亡事。而后世能证者,实不多见。五祖戒禅师(五祖,寺名,师戒禅师为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于宋初名喧国际,门庭高大,若龙门然,身后转世为苏东坡(有事迹可证)。东坡以宿世慧力,其文字、见地,俱不往常,而复落拓不羁。其守杭时,尚常邀妓自娱,可知戒师并初果尚未能证。何以故?以初果得道共戒,任运(天然而然)不会犯戒。若不落发,亦娶妻室。纵以杀身要挟之,令犯邪淫,宁肯就死,决不愿犯戒。禅者若知此义,何敢轻视净土,高推禅宗,让愚夫愚妇仗佛力以往生,而自己甘处轮回,不愿出离乎?光说此者,恐汝不知所以然,被禅者所屈,而捨佛力以仗自力,致了存亡于驴年(尽未来际亦无驴年)!”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 复化凡居士书)


  未证阿罗汉,只能仰信圣言量,不可师心自用。诚如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泛指五蕴四相)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佛说四十二章经》)


  【宣化上人解说:“慎勿信汝意”:你不要听你自己意念的话,你不要信你自己所想的东西,所以说你要特别谨慎一点,特别小心一点,不要信你的意念和你那个意思。“汝意不可信”:你那个心意是靠不住的,不能够信任的。


  “慎勿与色会”:你牢记,不要著到全部色相上。“色会即祸生”:你若是和色相合而为一,就会有祸殃生出来。


  “得阿罗汉已”,你若得到阿罗汉了,证果了,断见思烦恼了,“乃可信汝意”:你那时候,才干够略微信你自己的意念一点,还不能够多信。】


  入大乘的最低标准是初信位、断见惑。历经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终究成佛。可见证果之难,成佛路远,我们末法众生底子就谈不上修行,况且证果?!存亡事大,轮回路险,末法众生只有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力加持,才干即生了脱存亡,敏捷成佛。


  从初信位菩萨到满意佛果的52个阶位,诸位抚躬自问自查,你已修到哪一级?


  菩萨五十二阶次,即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阅历的五十二个等级,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详细是:


  十信位


  ‘十信者,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然欲从凡入圣,必以信为先导。始自决心,终至愿心,以作菩萨真修之便利。’


  一、决心 谓心与理契,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全部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决心。’


  二、念心 谓对过去劫中轮回情况,信任明晰,忆想无忘。经云:‘很多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想,得无忘记,名曰念心。’


  三、精进心 谓以精纯、无间之不懈努力,以念心之精明,进趣真正清净境地。经云:‘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四、慧心 谓精进之心,即已现前,则纯真之慧,天然显发。经云:‘心精现前,纯以才智,名曰慧心。’


  五、定心 谓念虑皆忘,寂用无心,则慧性明彻,湛然不动。经云:‘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曰定心。’


  六、不退心 谓定光显发,慧心明彻,方针在即,进修无懈。经云:‘定光创造,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谓坚持心进无退,与十方如来感应道交。经云:‘心进安定,坚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谓以护法心力,将佛光回向于佛,犹如双镜交照,光辉互映。经云:‘觉明坚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名回向心。’


  九、戒心 谓将心回向于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


  十、愿心 谓由心住净戒,而得安闲,故能遍游十方国际,化导众生,随其所愿,悉皆满意。经云:‘住戒安闲,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曰愿心。’ 关于修行十信位的时间,《璎珞经》谓,修此十信,经一劫甚至三劫,可至初住位;《仁王经》云,十千劫中行正路,其进退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不定;《起信论》则谓,经一万劫修此十信,可得成果。


  十住位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位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


  一、发心住 谓由前十信,继续进修,作真便利,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显发光明,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便利,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谓由前所发之心,净如琉璃。所证之理,显若精金。因而妙心,契于理地。经云:‘心中创造,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修行者,起行修德也。谓前发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晰。由明晰故,遍游诸行,皆无留碍。经云:‘心肠涉知,俱得明晰,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爸爸妈妈,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五、便利具足住 谓由前妙行,既与佛同,则自行化他,善巧便利,具足不缺。经云:‘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便利具足住。’


  六、正心住 谓前行相,虽与佛同,心相有异,未名正心,至此则心相不异,方名为正。经云:‘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谓前心行二相,既与佛同,则佛身佛心,二种组成,日以滋益,逐渐增长,唯进无退。经云:‘身心组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体微曰童,谓其体虽微,已具佛十身灵妙之真相矣。经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谓自发心至生贵,名入圣胎。自便利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至此长养功成,名出圣胎。既出胎已,则为真佛子,而绍继佛种也。经云:‘构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谓表菩萨既成佛子,堪行佛事,佛以智水,而灌其顶,犹如刹利转轮王之子受职,而父王以大海水灌其顶也。经云:‘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务,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设灌顶,名灌顶住。’


  十行位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已得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欣。由浅至深,始自欢欣,终至实在,而成十种:


  一、欢欣行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利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欣行。’


  二、饶益行 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全部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谓嗔恨生于违拒,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自他之利兼成,则嗔恨自无也。经云:‘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谓随众生之类,化现其身,转化无量,而益物无尽,竖遍三际,横周十方,灵通无碍。经云:‘种类出世,穷未来际,三世相等,十方灵通,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谓妙智了达全部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全部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安闲。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 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榜首,可谓至尊至重。经云:‘种种现前,咸是榜首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实在行 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实在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实在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实在行。


  十回向


  回即反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反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全部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转向法界万类众生,满意梵行,进入相等法界。


  一、救全部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谓由前修十行,具有神通,成果诸佛所行事已,当修此回向之行。然回向之行,以悲心为最,化度众生,而无能度之相,回此无为之心,趣向寂灭之地。经云:‘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盘路,名救全部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二、不坏回向 谓前离众生相,则是可坏,今复坏前可坏,离于能离,则是不坏,坏即空,不坏即假,空假不二,正显中道,而归趣于本觉。经云:‘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三、等全部佛回向 谓所向本觉之性,湛然常住,而能觉之智,齐于佛觉。经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全部佛回向。’


  四、至全部处回向 谓前能觉之智,无处不遍,既齐佛觉,则所证真如理地,如佛无异。经云:‘精真创造,地如佛地,名至全部处回向。’


  五、无尽积德行善藏回向 谓前至全部处是国际,等全部佛是如来,然如来为全部国际之如来,国际即全部如来之国际,国际如来,涉入无碍,积德行善无尽。经云:‘国际如来,相互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积德行善藏回向。’


  六、随顺相等善根回向 谓于诸佛理地,起万行真因,显证一乘寂灭之道,行从理起,故曰随顺相等。能生道果,故曰善根。经云:‘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盘道,名随顺相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全部众生回向 设既修真因,善根成果,则知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既相等,故能成果全部众生善根,无有遗失,亦无高下。经云:‘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果,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全部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离妄曰真,不异曰如,谓全部法性本真如,不即不离,二俱无著,则真如相现。经云:‘即全部法,离全部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摆脱回向 谓真如之相现前,则才智明晰,十界依正等法,互摄圆融,安闲无碍。经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摆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谓所证性德真如之理,满意成果,含摄遍周,其量无外,十界不同之相,了不可得。经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十位置


  谓菩萨所证之位置,依此渐进,终至佛位。然位置有浅深,故始自欢欣地,终于法云地(华严经云: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分为十阶位:


  一、欢欣地 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路,尽佛境地,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灵通,觉通如来,尽佛境地,名欢欣地。’


  二、离垢地 谓由进佛境地,明晰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显着发。经云:‘净极用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谓慧明既极,则佛觉满意,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照破全部情见。经云:‘照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名胜 谓由前焰慧,照破全部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便是诸佛境地,无有能胜。经云:‘全部同异所不能至,名难名胜。’


  六、现前地 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显着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 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证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至。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八、不动地 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 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 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润泽,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盘海,名法云地。’


  等觉


  经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疏云:‘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步,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步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齐正齐,但顺背之不同耳。’


  妙觉


  指觉行满意终究佛果。修行至此阶位,则可断尽全部烦恼,才智满意,悟得绝妙涅盘之理。且可超越四魔,照达全部事理,一念一时知全部佛国等事。经曰:“常住一相,榜首无极,湛若虚空,全部种智,照达无生,有谛始终。唯佛尽头,众生底子,有始有终,佛亦照尽,甚至全部烦恼、全部众生果报。佛一念心,称量尽原,全部佛国、全部佛因果、全部佛菩萨神变,亦一念一时知,住难以想象二谛之外,独在无二。”


  由此可见,悟与证是两回事。理上悟了,还不能了脱存亡,还必须继续修行断见思二惑,断尽见思二惑那才真正证四果阿罗汉,了脱存亡轮回。再继续修至断尽尘沙惑证十信位菩萨。继续断一品无明惑,证初住位菩萨……一直不断断无明惑,直至无明惑断尽才是成果觉行满意的佛果。所以靠自力修行成佛,其实并不简单,由于我们人的寿数有限,在未修成时寿数若完毕,那么再轮回就不一定会继续修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祖师大德建议往生极乐修行成佛的原因。


  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


  何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如本法师


  佛教把全部迷事、迷理的惑业归纳为三大类:一、见思惑,二、尘沙惑,三、无明惑。总称“三惑”。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利诱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见惑总有八十八使);思惑是思想上利诱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思惑总有八十一品)。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假如不灵通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底子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于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断惑的渐次(次第),先在十信位断见思惑和尘沙惑,其间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表里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惑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惑,发终究满意的觉智,智断二德满意,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Google
 
上一篇:佛教智慧的体现和才智的意义和区别
下一篇:首页 » 佛学知识 » 智慧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9]
 · 北京大观园 [3624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4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8.67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