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中华佛缘 >>佛教经典

佛教对般若含义的解释和般若的分类
  发表日期:2021年7月27日  共浏览328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什么是般若?

  般若(bō rě),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度脱愚痴,明见全部事物及道理的实在才智。般若在六度的最顶端,总括了前五度,《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它是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入“波罗蜜”,施舍等五度要成为度脱彼岸的“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导向而修。

  对般若的功用,有许多妇孺皆知的表述,大智度论说“诸佛及般若,能利益全部;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哺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全部众生之祖母”,“般若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师”,“般若波罗密能生诸佛”(《般若经》),“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摄导无量无数无边不行思议积德行善令入全部智海” (《大乘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心经》),“是故菩萨求佛,当学般若波罗密”,“受持般若波罗密,则为受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慧庄重故,能断全部别离妄见”,总之,般若是“全部诸才智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更无胜者。”

  般若的容颜,《大智度论》说“世尊。何等是深般波罗密相。佛告欲界色界诸天子。空相是深般波罗密相。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垢。无所法。无相。无依止虚空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诸天。如是等相。是深般若波罗密相。”

  从不同的视点,般若能够有不同的区分,从主体可区分为凡夫般若、二乘般若、菩萨般若和诸佛般若四种。凡夫的般若,具正知正见,信因果罪福,闻正法能不轻毁;二乘的般若,了知四圣谛、十二缘由,能证声闻、缘觉等果位;菩萨的般若,知缘起性空之理,不厌不离,行度众事业;诸佛的般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空中映像,水中显月,随缘应现,湛然不动。

  释教般若的分类

  从修证佛法的程度次序说,般若分为三种:第一文字般若,是指从佛所说的经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说的全部身教,而引生的才智。般若经说:「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因须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说般若,般若是说全部法皆空的。这文字般若,便是解空的才智。但文字般若的范围甚广,不独指经典文字,但凡能代表合理思维的文字、言语、图表、符号等,借以修学佛法的便利作略,都能够摄入文字般若。

  第二观照般若:是调查诸法事理的才智。关于人生社会全部事理,加以深刻调查、剖析、体会,而能辨是非,别邪正,然后实践修行的才智。大智度论说:「从初发心求全部种智,于其中心,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其性本空,实无有相知这无相,便是大乘相等的空慧。菩萨知这空慧,加以观照,而发大慈悲心,起大便利用,自行化他,便是观照般若。所以这观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好坏参半的俗慧,亦非外道白费无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沉空滞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便利的利生济物的妙慧。大智度论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便利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便是指观照般若,是从般若毕竟空的实智中所起的权智。权智,是从真出俗,庄重佛土,成果众生的殊胜效果。

  第三实相般若:是指法界诸法如实的底细,换句话说,便是人生的真谛,世界的理性。能从观照般若的修持,证悟这人生世界的实在才智,呼之为佛;迷此不知谓之凡夫。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全部诸法实相,不行破,不行坏。」这便是说的实相般若,因这般若是契证诸法实相的本体,这本体的理性,常住不灭,法尔本然,牢不行破。般若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生佛的悬隔,仅在迷悟之间罢了。

  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是人生修学佛位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属闻慧,观照般若属思慧,实相般若属修慧。由闻法而运思,而修证,成了天然次序的学佛程序。

  三种般若,以观照为中心的主力,因观照是因,实相是果,文字则为初心的便利;如无观照的力行,则文字当然成了戏论,即实相亦空有其名,难以达到终究意图佛果。

  还有分为五种般若的,除了上面三种外,加上眷嘱般若和境地般若。眷嘱般若,是从观照般若延伸出的,所谓眷属便是亲戚朋友,在此指六度万行,此六度万行与妙慧相应,而其成果般若,为观照慧性之眷属,故称眷属般若。境地般若,是从实相般若延伸出的,指全部诸法,为般若真智之境地,境无自相,由智显发,故称境地般若。

  此外,般若还被分为共般若和不共般若两种。共般若,是三乘共有的般若。《大乘经》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通摄声闻、独觉、菩萨及等正觉”,《智度论》说“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解说涅盘盘道,皆从般若得”,《华严经》说“诸法实性相,常佳不变异,二乘亦得此,而不名为佛”,般若以实相为体,是三乘所共的实相,所以名共般若。不共般若,是只要菩萨享有,而不与二乘共有的。《华严经》说“菩萨虽入无生无灭,而不于实践作证,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果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终究寂灭,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这便是与二乘不共证不共闻的不共般若。《金刚经》说“是经有不行思议,不行称量,无边积德行善,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是在说不共般若。


依照释教文化的说法,般若能够分为人间般若和出人间般若,人间般若便是人们所说的聪明,出人间般若才是般若的本义。详细而言,出人间般若又可分为六种:第一种是文字般若,文字本身不是般若,但是言语文字能够说明般若的道理,从而发生般若;佛陀所说的全部教法,或者是佛弟子所说的全部身教,不论是现场讲经说法,还是文字印刷的经典,都称为文字般若。第二种是便利般若,用特殊的办法说明最难了解的佛法道理,让人一听就懂,这便是便利般若,比方佛、菩萨的神通示现,比方譬喻、讽颂等。第三种是观照般若,即调查照见全部实相真理的才智,这种才智能照见全部有为或无为法皆无相,都是空寂的,故名观照般若。

第四种是实相般若,即真如之理,是般若的实性,为众生原本所具有,离全部虚妄之相;实相即离全部相,无可取着。第五种是眷属般若,便是“六度”除般若以为的其他“五度”,在施舍、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之中都蕴含着才智,所以称眷属般若。第六种是境地般若,指与佛相同的心灵境地,即“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便是通过般若修行成佛的境地


Google
 
上一篇:佛教的修行,开悟都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
下一篇:首页 » 佛学知识 » 智慧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34.57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