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丞相祠始建于明洪武九年,永乐六年正式列入祀典,宣德四年、万历八年、清嘉庆五年、道光七年至民国期间均有修葺。
这里记录了文丞相的一生,从勤学明志步入仕途,到舍身救国被俘劝降,他不屈名利,忠肝义胆,写下的《正气歌》、《过零丁洋》等诗词被后人传诵。
这间屋内陈列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展示柜中有元代镣铐与文天祥墓志铭的拓印片。后院供奉的则是文丞相祠堂,祠堂内还有关于文天祥的各类书籍。
相传,这株枣树为文天祥手植,枝干向南自然倾斜。
人们臆想它象征着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精神。
文丞相祠在中国有多处,位于府学胡同63号的文丞相祠便是其中之一。据说,这里囚禁文天祥三年又三个月,近千个日夜中,文天祥拒绝了十几波人的劝降,经历了三场大病,整理诗歌文集若干篇。
地址:府学胡同6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