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泉口村是平谷区熊儿寨乡北部纯山区村,乡域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无污染。全村160户,494口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占地面积面积6000亩,其中果园占地面积1500亩,占总面积的25%,是08年平谷区指定的三个采摘村之一,天然的“氧吧”,远离喧嚣城市。
候选村基本条件
生产美
近年来,老泉口村积极开发旅游资源,除了建立柴蛋鸡养殖基地,还将我村西山开发出来,联合绿园公司投资2500万建成一家中高档旅游接待公园,预计明年桃花节开业,并将果品采摘与民俗接待结合起来,发展新型一体化民俗旅游产业,是集民俗饭菜、果品采摘、柴鸡蛋捡拾、老泉杂粮、人文地理享受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小憩的民俗旅游村。现已发展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户32户,日可接待800人食宿。该村曾荣获北京市卫生村、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先进村、京郊环境治理先进村,北京市平谷区文明村等各类市级区级荣誉称号,是平谷区首批被选定为市级新农村基础设施推进村的优秀乡村。在不久的将来老泉口村将以“种植精品化、养殖集约化、环境园林化、居住田园化、生活舒适化”的新农村形象广结八方游客。
生活美
在08年区委、政府开展“三起来”工程以来,我村农民的生活真正的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转变,改厕、吊炕、改水,路好走了,晚上太阳能灯一亮,全村的老头老太太在河道的湖心公园里扭秧歌,给老泉口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民生活安居乐业,年轻人勤勤恳恳,老年人按时领取国家200元补贴,65岁以上老人乘车、游园凭老年卡免费上车入场,真正实现了“青有所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随着我村民俗旅游的开发,农民生活有了质的提升,作为北京市的民俗旅游村,我村先后有32户加入到民俗旅游行业中来,有些已经成为成功的农民企业家,另外借助我村柴蛋鸡养殖基地,打出“老泉柴蛋鸡”品牌,回流了一大部分本村劳动力。如今本村农民纯收入已经达到6654.8。
环境美
我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作为全区首批农村基础设施推进村,老泉口村乘势而上,聘请天津南开大学对全村进行了整体规划,并针对村中河道的治理专门做了规划设计,这一方案得到新农村办的高度重视,并被批准为景观建设试点村,现在景观已经全部完工,并配备专人进行管理,农民小憩有了去的地方,并自发的每天在湖心广场上扭秧歌,唱歌,其乐融融。07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通力协助下,投资2千万元在村西山开发老泉公园,由回头拐至山顶的上山路已经全部硬化,总面积近15000平方米,尖山子的彩叶谷绿化一期已完成,各种雕塑园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预计明年将要开业。作为全区垃圾分类试点,我村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本村环境起到决定性作用,每家每户对每天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再第二天早上由保洁人员对垃圾进行收集,并统一回收到垃圾站进行垃圾再利用处理。我村还在08年获得京郊环境建设先进村的荣誉称号。
人文美
老泉口成村于清嘉庆年间,因泉得名,已逾二百余载。老泉口村民世代饮甘泉,繁衍至近二百户,五百多口人。抗日战争时期,此地为革命老区和根据地,此泉救过八路军伤员。老红军,原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参谋长,副部级离休干部陈云中将军,就在这里指挥过战斗。老泉口村不仅仅人文历史悠久,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健全村规民约,提高村民的法制观念,用村规民约和国家有关传统美德道德教育及条约规范村民的行为,用法规法令约束和维护村民的权益,在全村广泛开展争优创先活动,继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下,我村开展“弘扬传统美德、争做主人翁活动”。作为北京市优秀五好党支部的老泉口村,一直积极致力于乡风文明方面工作,在此期间涌现了一批像刘革春、许秀国这样的“勤劳致富、团结邻里、孝敬父母”的优秀先进新形象,使得在保护环境、垃圾分类等环境建设中村民素质有了明显的拔高,维护和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少了,邻里之间更加团结,集体主义明显增强。我村将继续努力让社员树立起大局意识,以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发挥社员作用,为我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边旅游景点
一、乡域内自然景观数不胜数,“四座楼前子母岩,明代长城凉水泉,幸福遂洞白龙潭,九里山外小西天”为其中八大名景。
二、老泉口村距老象峰景区20公里,距金海湖景区50公里。
乘车及行车路线乘车:从东直门长途汽车站坐918到世纪广场下车,坐平谷11路至老泉口村站下车。
行车路线:从北京走京平高速公路至平谷区世纪广场路口,沿平程公路往北,直至老泉口村。
平谷旅游网推荐最佳参观时间 4-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