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修身如执玉,种德胜遗金”“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宽厚、诚实、善待人,留好榜样给儿孙”……东城区东四街道日前“忆家训、谈家风、促和谐”第十二届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暨“一封家书”系列活动在东四街道胡同博物馆举行。伴随朗朗诵读声,从居民中征集来的家训声声入耳,传承着胡同里的好民风。
东四地区地处古都中心,是胡同形成最早的地区之一,是老北京住宅和市民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街区之一。2015年,东四三到八条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地区拥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尤其是优良的家风家训。
在城市和社区文化建设中,东四街道选择以家训、家风建设为切入点,2008年4月,东四街道举行了第一届“忆家训、谈家风、促和谐”的“家训堂”活动,之后每年清明节前都要举行,坚持至今。10多年来,街道累计征集到的家训总量已达1300多条,家训故事约百篇,并整理出版了《家训》一书,发给社区居民。
今年,主办方特征集了部分老照片、老家书进行展示,并举行了“慢邮时光”开启仪式,将精选的家书封存,10年后,再由居民共同打开,让好家风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