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说,现在的北京日新月异,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繁华,可繁华中总感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感,或许是京味文化的渐渐流失,突然发现老北京的味道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其实有些地方,仍旧保留着京味文化,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道,小编带你转转吧......
1.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1.6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旧时因这里是漕运地,所以原称东江米巷。在近代,这里曾是著名的使馆区,现在,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在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2.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一条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胡同,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去年,南锣鼓巷申请取消3A级景区资质,然后,南锣封闭改造小半年,今年2月份重开,旧貌换新颜,炸榴莲、炒酸奶、盐酥鸡、臭豆腐……这些之前被推荐的南锣鼓巷小吃都没了,商铺从235家锐减到154家,店铺大多采用灰色墙壁、砖红色木门,
墙壁上没有涂鸦,地面换上了崭新的青灰色拼花石砖。
巷子南口还多了一家“南锣民俗文化馆”,黑底金字招牌,红砖色木质门敞开,一进门就能看到吹糖人、捏面人的摊位。南锣民俗文化馆负责人说,现在的南锣和印象中小时候的样子更像了。这条明朝的“昭回靖恭坊”,清朝“罗锅巷”,如今已恢复了几分当年风貌。
3.北锣鼓巷
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早已尽人皆知,很多游客可能不知道北锣,但作为地道北京人应当了解南锣之外的北锣,北锣鼓巷位于安定门内大街西侧,呈南北走向。北起安定门西大街,南止鼓楼东大街,全长866米,宽7米这里尚未被商业气息熏染,安静宜居。
静谧的胡同小巷里,无数有趣的人和店藏匿其中。躲开南锣和鼓楼大街上川流熙攘的人群,逛逛北锣,享受一下缓慢的小时光也是别有滋味。
4.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为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32米。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以经营烟具、古玩、书画、及风味小吃为主,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也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
现在是闲暇时寻找美食,看古玩,赏书画古建筑的好去处。大清邮局、广福观等都在这条胡同里。
5.鼓楼大街
北京鼓楼大街古朴厚重,两旁分布着四通八达的胡同、许多老字号商店与各种老北京小吃,灰色的砖墙、红瓦片的屋顶,偶尔能听到京片子的叫卖声,是非常有北京特色的街道。在大街上散步,看来往的人群,可以感受到地道的老北京文化。
6.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还有各种最时髦的餐厅和服饰,隐藏着很多潮人才懂得的小店。它和南锣鼓巷一样精彩,却又比南锣鼓巷多了一丝文艺气息,这里更慵懒,更清净,更京味。这里的小店比南锣鼓巷更有特色,店大半都是外国人和海归开的,许多店主还是导演和文艺工作者。客流量相对较少,但氛围好,文化多元,让人喜欢这里的味道和气氛。
商家和老住户共存,时尚和京味儿“混搭”,历史与现代气息融合,艺术与平民生活接壤,别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7.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内,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国子监街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形成于元朝初年,明时称“国子监孔庙”,清时称成贤街。民国以后称国子监。1965年称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是北京仅存有牌楼的街道,其周围的胡同,不少与国子监相关,诸如国学胡同,箭厂胡同等。
8.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上,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是北京最著名的商业街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周边有各式各样有意思的胡同和美食前门大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明朝中叶,由于商业的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自此成为一条商业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栅栏”也在其中。
9.护国寺街
新开放的护国寺商业街以棉花胡同为界,西侧以护国寺小吃等传统老字号小吃为主,东侧以梅兰芳等名人故居、四合院、私家菜为主,这也是继大栅栏、琉璃厂后,又一条经改造重开张的北京特色街。
北京最有京味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几个?周末有空就去重温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