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畅游北京 >>北京游玩指南

大觉寺文化|大觉寺建筑·龙潭
  发表日期:2021年5月11日  共浏览155 次   出处:北京西山大觉寺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大觉寺的水成名已久,辽代初建时称清水院,可见其水景之胜。到了金代,位列金章宗的西山八大水院之一,依旧沿袭清水院的名字。元灭金后,易名灵泉寺,仍以泉水为名,到明代才改称大觉寺。由此可见早先大觉寺最为人称道的也应是这不舍昼夜、奔流不息的山泉水了。大觉寺内山泉水,源自寺外李子峪峡谷,伏流入寺,出龙潭后分为两股,绕寺环流,最后汇于前院功德池中。


龙潭位于寺内最高处龙王堂前,这是寺内一处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景观之一,潭边设芍纹汉白玉浮雕栏板,栏板四角的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已残)姿态活泼,神情各异,据专家考证为金代清水院遗存。乾隆皇帝还曾为龙潭御题一首诗词:

“山半涌天池,淙泉吐龙口。其源远莫知,郁葱叠冈薮。不溢复不涸,自是灵明守。像设坐严楼,致礼孚盈缶。利物神信能,格诚吾何有。”据诗中所描写泉水由龙口吐出缓缓注入龙潭,保持平满,不溢不涸。龙潭水中有一座呈笔架形状的山石,三峰峙立,每个峰底均凿有洞穴,泉水从龙口喷射而出,穿过“笔架山”激起巨大水花,形成喷泉射窦的景观。

但是这片历史上曾经泉眼众多、泉水丰沛的北京西山地区,现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变迁,天然水源日渐减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已经走到了泉眼日趋干涸的境地。或许今天的我们还能从先人留下的文字想象昨天的

“清水”。那明天呢?只希望明天的“灵泉”不会成为遗憾。

开馆时间:8:00-17:00 (全年无休)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邮政编码:100095

咨询电话:010-62456163


Google
 
上一篇:春生草绿 花开百望
下一篇:北京最大,6.3万平!大兴这儿有一个智慧农业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87.89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