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大成殿、大成门共有三块“丹陛”石刻,其中大成殿前石阶中间镶嵌的丹陛不仅体积大,长7米,宽2米,且雕刻最为精美。丹陛为青石浮雕,在青石上、下雕刻二龙戏珠,中间盘龙吞云吐雾,雕工精致,周围雕饰卷草纹,并有海水江崖、祥云环绕,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在北京孔庙第一进院内竖立着许多石碑,除大量的进士题名碑外,有两座最为重要、也是孔庙内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石碑,这就是竖立在大成门东西两侧的元代碑。东侧竖立着元代“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加号碑(1336年立),记载着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 的诏令,这是历史上给予孔子的最高封号。西侧竖立着“加封先圣父母及圣配夫人、颜曾思孟四子碑”(1356年立)。两座碑文内容为我们研究元代政治、文化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成为珍贵的石刻文物。
在北京孔庙前院东侧有一座红墙绿瓦的明代御碑亭,正统九年(1444年)所立,记载了明英宗下诏用修缮寺庙的经费对太学和孔庙进行大规模修缮一事。御制碑原立于大成殿前东北一侧,清乾隆时将其移到现在的位置,又因为是前朝御碑,碑亭仍沿用前朝的绿色琉璃瓦为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