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美食 >>饮食与养生

治疗感冒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
  发表日期:2021年4月7日  共浏览15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如果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气候变化过频都会引发我们出现感冒发烧的问题,虽然感冒不算什么大毛病,但相信大家也希望能够早日摆脱感冒的侵害我在治疗感冒期间,我们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感冒虽不是什么大病,但一旦得上,也是挺折磨人的。感冒期间,人通常会觉得没有胃口,但是啥都不吃更不利于身体的恢复。以下是感冒期间的饮食宜忌。

感冒了应该吃什么?洋葱能抗寒,甜食易生痰

以下5种食物在感冒期间可以适当吃一些,有利于增进食欲,促进身体痊愈。

清淡的汤和粥

感冒时,人的肠胃功能变差,清淡的粥和汤相对易消化,同时热汤和热粥可以起到发汗的作用,但发汗之后要注意水分的补充。

清蒸的鸡和鱼

*相对虚弱时,要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鸡肉和鱼肉中含有*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其蛋白质易于消化吸收,能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萝卜

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感冒及缓解感冒时痰多等症状可能有一定作用。推荐一种做法:把萝卜切碎,榨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拌匀后冲入温开水做成饮料喝。

洋葱和大蒜

洋葱气味辛辣,可抗寒,抵御感冒,且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洋葱还能刺激胃、肠及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大蒜内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这种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蜂蜜

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服用,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侵袭。

相反的,有些食物在感冒期间吃反而起到加重感冒症状的效果,应该尽量避免。

甜食

无论是高糖的水果还是甜品点心,在感冒期间都要禁食。甜食不但会增加痰的黏度,增加痰的量,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高糖水果有芒果、葡萄、荔枝、甘蔗、菠萝、红枣等。

高盐食物

实验数据显示,减少盐的摄入,可提高唾液中的溶菌酶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但感冒时也不能不吃盐,因为在大量发汗过程中,身体会丢失一部分钠离子,烹调中的盐是对钠离子的一种补充。感冒期间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即可。

粗纤维食物

感冒期间,人的胃动力较弱,所以这段时间内还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等粗纤维食物,否则增加肠胃负担。

太辣的食物

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会让脆弱的胃肠功能更加紊乱,甚至引发恶心、呕吐的风险。

浓茶、浓咖啡

浓茶和浓咖啡等会导致胃肠不适,有时候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

感冒时应吃的食疗方

气温骤降,感冒“升温”。感冒这种说大不大的病,很多人都愿意在家自己“解决”,尤其是食疗,各地都有自己的验方。其实,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和表现不出的不同症状,食疗方也是大不相同的。

轻度风寒感冒喝红糖姜汤

生姜10克切片加水煮沸,加红糖15克趁热服。

生姜药性辛温,能祛风散寒。在冬天若不慎感染风寒,喝一碗红糖姜汤微微出汗,确有祛寒邪之疗效。但仅适用于轻度风寒感冒患者。

痰多易咳喝白萝卜汤

白萝卜250克切片,加水煎后趁热温服。

白萝卜对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白萝卜汤对感冒没有直接治疗作用,但能减轻感冒带来的鼻塞、咳嗽等种种不适。

风热感冒、流感喝金银花粥

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

金银花性寒,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淡豆豉性凉,常与金银花一起使用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合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风热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最后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迷信传说中的“饥饿疗法”,不吃东西只会导致能量不足、血糖降低、抵抗力下降,对病情好转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朋友们频繁的被感冒所困扰,大家一定要考虑到是否因为自己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有效提升免疫力,也是帮助自己远离感冒的好方法


Google
 
上一篇:治疗久咳不愈的五个食疗偏方
下一篇:缓解治疗口腔溃疡的11个偏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30.46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