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北地区 >>承德市 >>承德民俗

承德民间口头文学
  发表日期:2009年8月16日  共浏览625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承德南临华北平原,北倚内蒙古草原,风光绮丽的燕山主峰、广袤神奇的木兰围场、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聚集在这里,为这里民间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承德又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的民间口头文学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群众之中,几百年来,在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自己,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点,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语言方面多是操着比较纯正的京音京味、北京旗人中使用的语词、语调,以致在语言中还夹杂着许多满语成份,具有极为突出的民族特色,形成了“满汉合璧”和“满汉兼融”的独特现象,这种具有地方民俗特点的口头文学,有的用口头传说,有的用一定的曲调传唱,从各个层面反映了承德的风土人情和承德各族人民的喜怒哀乐,而深受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承德的民间文学,就是一部承德社会的大百科全书。
1、歌谣
民间歌谣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承德民间歌谣历史悠久,从生产劳动、爱情生活、传统民俗,以及对时政的态度和立场等多个方面,为这里的风土人情做着诠释。在内容方面既有关外满族的传统成份,又有京师与承德这受多民族文化影响而形成的特殊成份,从而生成了不同于任何地方的文化形态。此外,还有极为突出的地方特色,在歌谣中运用了本地地名作为唱词,如《上轱辘台》中的“翠花胡同”和《点牛眼》中的“钟鼓搂”、“喇嘛寺”等,都是承德的地名。再一点:因清朝建避暑山庄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京师拨派过来的,所以在文化艺术和民风民俗方面与北京满族歌谣的传承关系较为明显,如《上轱辘台》就与流传于北京西山火器营一带的内容基本相同,差别很小。再如《木兰围场》,从当时老百姓的角度去看,清朝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占了一岭又一岭,霸了一川又一川”所设的木兰围场,结果却是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把好一个“苍松遮天古木茂,繁花似锦绿草鲜”的人间天堂变成了“踩了寸草也蹲监”的人间地狱。
这里,仅从有关侧面选出的22首名录:《上轱辘台》、《跑马城》、《豆芽儿菜》、《点牛眼》、《拍燕儿窝》、《骑马歌》、《踢键子》、《打冰尜儿》、《搬冰忙》、《闯绣房》、《开围歌》、《地名谣》、《平泉八景》、《凤山八景》、《榆树林子区四大景》、《风情谣》、《姑嫂观灯》、《大实话》、《自得》乐、《交友歌》、《食疗谣》、《木兰围场》。
2、谚语
承德民间谚语是这里各族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产物,在与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中不断丰富和升华着自己,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风格。这里有“江南麦米香,不如我家菜根香”、“风大刮不倒山”、“滦平县的官司乌鲁巴秃”等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芳香和浓郁的塞北山区乡土气息的典型语言;有表现滦河流域各族劳动人民“虎走山还在,山在虎还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坚毅性格;有“窟窿山的喇嘛本事大,不如帝王一句话”(指康熙皇帝)、“好马撵不上银粮行”(指旧社会爆涨的物价)、“割了瓣子怕张勋,不割辫子怕洋人”(指张勋复辟)、“热河一碗汤,日本鬼子来了不递一枪”、“黄鼠狼不嫌小鸡瘦,佐领不管兵丁苦”等精辟而尖锐的讽刺;有“黄芩黄莲一大把,又治骡子又治马”、“荒山成了摇钱树。国家个人都变富”、“蒜芽地里有三宝:黄花、蕨菜、遍地草”(指坝上地区)等这样广泛的生产生活经验;更有“长白山的根,丰宁的人”(满族)、“苍蝇乱飞,拱不起山峰来”(蒙古族)、“蒙古包虽小,却有瞭望高空的天窗”(蒙古族)、“阿谀没有牙齿,能把骨头啃掉”(回族)等反映本民族特点、心理素质,以及深刻哲理的观念。
有关婚姻恋爱、卫生、医药、保健、时令节气、气象物候、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园艺、商业、建筑、物产、艺术乃至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民间谚语,如恋爱方面的“不要妞儿俊,只要妞儿心”、卫生方面的“路从走始,病从口入”、医药方面的“名医难治心头病”、保健方面的“一懒生百病”、时令节气方面的“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气象物候方面的“大黑山戴帽,雨不久就到”、物产方面的“金沟屯的荆笆,滦河沿的细沙,要吃荞面得上一百家(子)”等等,包罗万象。
承德民间谚语是这里的各族劳动人民经几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共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为承德人民性格的塑造、独特民俗的形成,和承德社会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笔者从承德两万余首民间歌谣中选出百余条极具承德特点的精华,分为“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和“其他”六部分收入专著《玉塞文津》中,这里从略。
3、故事
承德民间故事是这里各族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风土民情、世态炎凉经过老百姓之口,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民间故事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她与民间谚语和民间歌谣一起,为这座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这里的民俗风情描绘着浓郁的色彩,这里,笔者从承德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中,选出一部分名录,以求抛砖引玉:
《乾隆皇帝登双塔山》、《撕账》、《砬壁佛光》、《乾隆与樵夫对诗》、《汤玉麟的传说》、《钟鼓楼与“烂脚脖子”》、 《文明福地出奇才》、《避暑山庄的荷花为什么开到晚秋》、《乾隆买“扳不倒儿”》、 《君臣败于民妇口》、《村夫羞跑京城秀才》、《纪八怪的故事》、《驴肉肥、隔山焖肉与麒麟蒸饺》、《大救驾》、《溜三才与烧三丁》、《琼浆玉液八珍酒》、《一百家子白荞面和“拨御面”》、 《乾隆皇帝吃“叫花子鸡”》、《长寿菜》、《二仙居的羊肉馅包子》。

Google
 
上一篇:承德民间音乐
下一篇:清音会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9]
 · 北京大观园 [3624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6.25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