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北地区 >>承德市 >>金山岭长城

长城精品-司马台长城
  发表日期:2009年8月15日  共浏览520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来 源: 中国长城网 作 者:周幼马
我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长城的,但这些年的周末,我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周围的长城度过的。本刊这一期有关长城的照片都是我迷长城的结果。
  中国的长城上下两千多年,纵横10万余里。
  从保存完整、工程坚固、结构合理、防御力强来说,以明长城为最。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的智慧创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司马台长城堪称明长城中的精品。198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司马台长城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是北京界内627公里长城唯一获此殊荣的。
  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北部的密云县和河北省的交界处,离北京市区约125公里。来到司马台长城就可见到由冷、热矿泉水汇成的湖,湖上可以钓鱼、划船,在湖区还可以免费饮用矿泉水,洗温泉浴。湖边果树成荫,绝对是休闲旅游、度假野营、观赏长城的好去处。这是司马台长城第一段的游法,很适宜老少旅游者。
  第二段是东边的四个敌楼,登楼要费些力气。
  具体走法是,花几元钱坐5分钟的船或走20分钟的山路到达长城的东一号敌楼,这是一座浮出水面的楼。
  向东是第二、第三号敌楼,这段墙很宽,当年骑兵可以在墙上驰行,但有些陡。往上走一个小时,便可到东四楼了。这座楼看上去很破旧,事实上它是1988年当地政府按照历史模样精心地整旧如旧。在水库东、西两边各修复了四座楼的边墙,总长839米,这是1577年建这长城以来第一次修葺。站在东四号楼向西望,长城起伏多姿的景象真是美不可言,令人心情激动。游客到此该止步了。管理部门在此立有告示:再往东为禁止登临区。一则为了保护没有修过的长城,二则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这就游完了第二段。
  第三段是从东边第四楼到东十六楼的“望京楼”。这是管理部门不允许涉足的地段,因为太危险。除非是考察研究长城的专业人员或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放羊的百姓。另外就是那些爱长城爱得发疯的、敢于冒生命危险的长城发烧友们也合理不合法地去过。长城学会的严先生及我和我儿子就属于这三种人中的第一、第三种。在严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东进。一离开四号楼,边墙就只剩下单边的了,墙上不能行走,墙面上有向外的射击孔,墙砖上还刻有“万历五年石塘路造”的字样。严先生说,这是1577年驻守石塘岭关城的士兵造的砖。史书上记载,建造这么一个敌楼要500名士兵、加上用50两白银雇的专业工匠,劳动三个月完成。如完不成就乱棍打50下。当时的条件非常困难,不知有多少人为修建长城惨死在棍棒之下。
  从东四楼到十二楼中间的边墙没有重修过。
  虽然司马台长城的敌楼和边墙有些破旧,但总的来说保存得还算好。严先生说,这是与明朝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分不开的。明代皇帝要保护他的皇宫和坟墓防止外强入侵,调来最出色的武官戚继光和他10多万人马修建了从这里到山海关600多公里的长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司马台长城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地形特殊,这段长城在建筑上最壮观。当然,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差,防水不好,被遗弃400多年的长城损坏严重,很多地段裂开,灌进了水,到了冬天一结冰,冰胀的作用使裂缝越来越大;致使长城毁坏严重,加上地震以及附近的山民将被遗弃的长城砖和木料拆去建房盖猪圈,更造成长城进一步的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情况虽有些好转,但变化不大,直到邓小平发出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才真正制止了人为地毁坏长城。
  东十二楼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五眼楼,即有五个窗式射击孔的木楼台,是官位稍高的人驻守的。
  就我所知,最多窗子的楼台有十个窗口。这东十二楼东边门上刻有很美丽的西番莲,可能是当年引进的外国花,使我吃惊不小的是,我们进楼见到一男一女两个外国人,准备了帐篷、睡袋和一大堆照相器材,打算在此安营扎寨,这二位来自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由北京市内租自行车骑到这里,前一天晚上住在四号楼,今天就住在十二号楼,明天再东行。他们说,在美国就知道最好的长城是司马台长城,这次总算亲自来了。
  告别了这二位“洋好汉”,我们接着向东前进,一过十二号楼就是带有障墙的天梯式的边墙,这种墙外侧有射孔,内侧是每升一级阶梯有一个射孔的垛墙,用来射杀已攻上城墙的敌人,而且可以边退边防守。
  第十三楼东边有一景点叫窟窿山,这也是严先生带我们去看的。山体在高耸的半山腰上塌出两个大窟窿,从城墙外侧北边向下走几步就到了窟窿边上。从窟窿口向下看,就像坐在飞机上俯视大地一样,山、河、村庄都微缩了。当地老乡称这大窟窿上半米宽的边墙为“天桥”,在东十三楼和东十四楼的东边陡峭的山梁上建着“天梯”式的边墙,说通俗些就是把长城像梯子一样竖起来搭在天边。每级台阶有1.2到1.7米高,内侧不足20公分宽。用砖和石头搭成单边通山顶的阶梯形的边墙,难以想像450年前建这样的梯子要克服多大的困难。
  我们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越过天梯到达山顶。现在第十五号仙女楼已近在咫尺了,这里的边墙只有两块砖宽,离第十五号楼20几米处是非常危险的墙,这段墙的两边是万丈悬崖,严先生从背包里拿出绳子,一头栓在树上,一头拴在我的腰上,我们先后到达了仙女楼。
  太阳偏西了,我们必须赶在太阳落山前走到有大路的地方,不然根本无法下山,我望着没能登上的望京楼,感慨万分——这是司马台长城最东边的楼,有889.9米高,站在楼上,天气晴好时可望见北京城。有朝一日,我一定会登上望京楼,做一个真正的好汉。
■《今日中国》一九九七年五月

转载:<长城文化网>

Google
 
上一篇:金山岭长城
下一篇:金山岭长城仙女楼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29.6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