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北地区 >>承德市 >>避暑山庄

宫殿区西朝房
  发表日期:2009年8月15日  共浏览450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宫殿区西朝房
进宫门东西两侧有内午朝房知五间,是文武百官候旨的地方,其中西朝房现辟为“现为清帝在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的专题展览。

  入关前,满族统治者为了夺取中原,完成统一大业,早在努尔哈赤时就十分重视同蒙古族加强友好往来,并通过联姻达到团结蒙古上层人物的目的。
由于清政府采取了正确的对策,使清朝早在入关之前就有效地统一了内蒙古,并影响到漠北、漠西、青海、西藏等广大地区,分别建立满蒙汉八旗兵,使之成为清朝夺取中原的重要武装力量。
康熙继位之后,继承了这一政策,仍把团结各民族巩固统一大业作为清王朝的重要国策。还通过联姻政策将清皇室格格下嫁给蒙古王公,同时还利用北巡的觐见,举行围猎、宴筵、巡视以及赈济等,进一步加强了清政府对蒙古各部的管理。

  现陈列的有反映汇宗寺历史事件、雅古萨之战、六世班禅、马戈尔尼朝见乾隆皇帝、万树园赐宴图、庆贺三策凌率部归来的马术图等。

汇宗寺  
汇宗寺:建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二十七年,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势力渐强,不断挑起与邻近部族的事端,勾结沙俄侵略者出兵对喀尔喀蒙古的掠夺战争,占领天山南北,控制了西藏、青海、宁夏等广大地区,一直深入到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形成割据势力。为了平息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的叛乱, 康熙皇帝曾三次亲征噶尔丹,稳定了西北边疆形势,扼制了沙俄的侵略势力。康熙三十年(1691年),在平定叛乱过程中,清政府 召集喀尔喀蒙古三部的王公贵族在多伦诺尔举行了著名的多伦会盟,将喀尔喀蒙古编为左、中、右三路兵,划分为三十四旗,以加强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并对来归的喀尔喀各部上层人物分别 封王、贝勒、贝于、公、台吉等爵位。在会盟期间,康熙应诸部 王公贵族们“愿建寺以彰盛典”的要求,在多伦诺尔兴建了汇宗寺,以纪念这次盛大聚会。

雅克萨之战  
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无视中国的主权,不断对我东北边疆发动武装进攻,但也一次次遭到了英勇的反击。 1665年,他们又侵占雅克萨城,清政府在多次抗议无效后,决定集中力量反击沙俄的侵略。于1685年、1686年两次出兵进攻雅克萨城,取得了胜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双方在尼布楚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地划分了中俄的东段边界。这幅图反映的就是在各族人民的参与下取得胜利的喜悦场面相对侵略者的藐视之情。
六世班掸  
六世班掸:是西藏的政教首领,日常居住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乾隆皇帝70寿辰,六世班禅为给乾隆皇帝祝寿,于1779年自扎什伦布寺起程,率三大寺的堪布,千里迢迢来到承德。由于班禅此次前来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所以受到乾隆皇帝的热情接待,并拨巨资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仿照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作为班禅在承德期间居住和讲经的处所。在乾隆的万寿节庆典时,班禅向乾隆施无量寿佛大灌顶,并敬献了金铃、金佛和金杵。同年,随乾隆皇帝进北京住在北京西黄寺内,圆寂于北京。



马戈尔尼朝见乾隆皇帝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了首次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戈尔尼,斯当 东一行,这是中英通过外交途径第一次接触,是清中期中英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


马戈尔尼朝见乾隆皇帝:清帝在避暑山庄驻跸期间,除了日常处理政务以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外事活动。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乾隆在避暑山庄接见了首次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戈尔尼、斯当东一行,这是中英通过外交途径第一次接触,是清中期中英关系 中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
马戈尔尼一行来中国,是以祝贺乾隆83寿辰为由,带着政治军事窥测和商业谈判的目的来的。9月14日,乾隆皇帝在万树园 的御幄内隆重地接见了英国使臣,马戈尔尼按照诣见英王的礼节谒见了乾隆皇帝,并呈递了英王给清帝的信件和礼品,乾隆也馈赠玉如意以示感谢,觐见完毕后在御幄内设宴,整个仪式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的。
9月17日,马戈尔尼一行在澹泊敬诚殿参加了乾隆的万寿庆典活动。
万树园赐宴图  
万树园赐宴图:这幅图的原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1975年秋 由故宫博物院推荐,在避暑山庄初次公开展出,引起很大轰动。这幅图纵221.2厘米,横419.6厘米,绢地,由宫廷画家王致诚(传教士)所画。


万树园赐宴图:这幅图的原件珍藏在故宫博物院,1975年秋由故宫博物院推荐,在避暑山庄初次公开展出,引起很大轰动。这 幅图纵221.2厘米,横419.6厘米,绢地,由宫廷画家王致诚 (传教士)所画。
画的内容反映了1754年乾隆在避暑山庄万树园接见三策凌的壮观场面。漠西蒙古在明末称厄鲁特,分准噶尔、和硕特、杜 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四部。四部中以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大。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贵族内部展开了争夺汗位的斗争。杜尔伯特部也被迫参加了这场混战,乾隆十八年(1753年),达瓦齐夺得准噶尔汗伉后起兵,对在夺权斗争中持观望态度的杜尔伯特部进行报复,在部族危亡的时刻,部长策凌台吉、策凌乌巴什、策凌孟 克等决定投靠清政府,取得长久的安定生活。于是率部众3000余户归服清王朝。乾隆听到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十分重视,接济大量的牲畜粮食,解决杜尔伯特部众的生活困难,并编设旗分佐

Google
 
上一篇:宫殿区午门
下一篇:宫殿区东朝房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5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69]
 · 北京大观园 [36490]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2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6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47.6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