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位于鼓楼以北约100多米处,始建于至元九年,早期是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后因战火被摧毁。明朝永乐十八年与鼓楼一同重新修建,就成了钟楼,可惜再次被毁。清朝乾隆十年奉旨重建,两年后竣工,为了防止火灾,全部采用了砖石结构,还被北京防空指挥部作为办公地。
钟楼占地6000平方米,高47.95米,底层基座有券门,通过75级石阶可登上二层主楼。在钟楼的正中位置立有八角形钟架,挂着“大明永乐吉日”大铜钟,钟高7.02米,直径3.4米,重63吨,是我国现存最重且最大的古代铜钟。此钟声音悠远绵长,圆润洪亮,可传播数十里远。
曾经在钟楼附近有一座金炉娘娘庙,祭祀着一位工匠的女儿,相传她为铸钟跳入熔炉,才使得她的父亲可以按时完成符合要求的铜钟,不过这座庙现在只留有遗址。

乘车线路:乘5、60、107、124、734、834、815、819路鼓楼站下车。
自驾线路:沿南锣鼓巷行驶680米,左转进入鼓楼东大街 沿鼓楼东大街,右转进入钟楼湾胡同 沿钟楼湾胡同行驶180米,过右侧的钟楼,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