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畅游北京 >>北京石景山区

“重拾” 传统文化
  发表日期:2021年1月22日  共浏览15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十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等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

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过程,学术界流传着两种说法。第一说源于刘鹗的记载:光绪二十五年,河南出土龟板之后,被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范维卿等人收购并运至北京售卖。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素来喜好收集古物,通晓金石文字,从古董商手中高价收购了这批甲骨。

另一说流传甚广,与中药“龙骨”密不可分。龙骨一般是指远古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其可以入药。王懿荣因染疾服药,偶然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


Google
 
上一篇:八大处东杏石口
下一篇:八宝山地区“三山”考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9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35]
 · 北京大观园 [36266]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4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18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37.89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