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南地区 >>白沙

白沙 珠碧江畔“绿”意浓
  发表日期:2020年6月16日  共浏览273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珠碧江哟水流长,黎家儿女喜撒网,网出鱼虾一筐筐,网出日子闪金光……”这是一首歌词,它唱出了海南白沙人用辛勤的双手“网出”好日子的喜悦。
        “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这果然是一个绿色的天堂。2011年兔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商报记者走进坐落在黎母山脉中段西北麓、南渡江上游的白沙县,感受“绿”色的年味,觅其古老而又渐吐新蕊的年意。■商报特派记者 郑邦京 摄影报道

年景 白沙农民过丰收年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被白沙人称为“老三样”的民营橡胶、甘蔗、木薯成了白沙农民的“绿色银行”。近年来,白沙更将竹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天涯驿站项目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民房改造、乡村度假游为一体,得到了白沙农民认可,纷纷提出要加入天涯驿站项目。
      白沙农民的“摇钱树”长壮了,年景也越来越好。
      近几年来,白沙县正努力挖掘和保护文化,还要把文化转化成生产力——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把挖掘整理出来的独特的润方言黎族图案制作成建筑立面,打造海南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小镇。
      “好久没来此座山,此山好树多,我不忍心砍山,只好跑回家。”这是白沙流传的一首倡导生态保护的民歌。文化让白沙更美丽,白沙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了,咱白沙农民兄弟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喽!

迎年 买年货花了上万元

      据了解,过年前的一天,外出务工的白沙人都要回家,并将家里的衣服、被席、家具洗刷干净。妇女忙着舂年米、做年糕、包糯米粽。男人宰猪杀鸡,摆设拜祭祖宗的供品。光雅、狮球、阜龙等靠近儋州边界的地区还有贴春联的习惯。
      白沙县文体局副局长兼文化馆馆长李少荣说,在许多年以前,白沙县内的茅草屋较多,难贴楹联,贴春联的村庄为数不多。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茅草屋改造了,人们住上新房,水泥砖瓦房或小楼房越来越多,过年贴春联自是普遍。
      “我家在腊月廿九就贴春联,并在庭院的黄皮树上挂小红灯笼,一挂就是一年,只为了图个吉利。”老家在白沙光雅区可立村的符永菁女士笑呵呵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每年购买的年货就花了上万元。”
      而白沙阜龙乡那查村74岁的符进生说,他们村过年的“规矩”比较繁杂,腊月廿五举行“圆灯”活动(即敲锣打鼓吹喇叭到庙堂祈福,辞旧迎新),之后,由村里给鸡,全村到村长家里吃饭。到了年三十晚,村民还敲锣打鼓拜庙堂。

 

品年 山兰酒糯米粽飘香

 

 

      白沙人庆祝春节的方式相对“三月三”更为自然化、民俗化。白沙是一个以黎族为主要民族的地区,润黎(或称方言区)又占了白沙人口的大部分,且为白沙所独有。
      过去,白沙南开地区部分润方言的年俗,全家吃饭不用碗,只用手抓饭或以勺子舀饭菜进食,以此方式感念先祖的恩赐。现在保留这种习俗的家庭并不多了,虽然如此,但是很多传统还是在延续着。
      虽是时移俗易,但白沙一些黎族乡镇,山兰酒糯米粽满村飘香的过年习俗仍在延续,有些村庄过年荡“秋千”、跳“竹竿舞”(也叫“打柴舞”)、酿“山兰酒”、穿戴特色黎饰、对唱情歌。而在一些黎族人家里还会储备鱼茶、肉茶。
      另外,正月里到白沙苗家作客,主人会热情地在火塘里烤糯米糍粑招待你。第一次送到你手中的是不拍灰的糍粑,你接过来就吃,主人会很高兴,以后送在你手里的都是把灰拍得干干净净的糍粑。如果你第一次接过糍粑自己拍掉灰后再吃,主人就会不高兴,还不给你糍粑吃了。   
      据传,早年正月间,苗家人正围着火炉烤糍粑,突然闻讯财主来了,一家人各抓一块糍粑夺门逃跑,边跑边吃,顾不上拍去糍粑上的灰,结果避免了一切劫难。以后为了纪念祖先,苗家人吃糍粑不拍灰就成了习惯,一直沿袭至今。把不拍灰的糍粑递给客人吃,表示亲热,意为把客人当作自家人一样看待。

祈年 铜钱扔河中祈好运

      白沙黎家人在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闭门守家不外出。早起,主人给牛栏、猪舍、鸡笼送年糕,在果树和谷仓上挂粽叶,从河里或井边挑水时,要扔一个铜钱或一块年糕于河中、井旁,祈祷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运气。
      而有些地方,年三十早上,全村人拜土地公。“村头”(村长)先拜,上供品有猪头(有时整头猪)、全鸡、神火(香火)、蜡烛。由“先生”祈祷保全村安全,念叨:喂鸡得鸡、喂猪得猪(意为六畜兴旺)等。
      有些地方从初二至初五,甚至十五,都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贺喜。不外出走亲访友的,上山放狗围猎,或下河捕鱼,女子则聚集谈天说地,荡“秋千”。
      还有一些村庄,大年初三村里人不能出村,从中午12时至下午6时之间,村民们“扛神”进入每家每户,意为驱邪。之后,村民们都到前年定好的一户人家里吃饭(每年换一户,轮流做东)。“这种请‘道公’祈福活动只在个别村庄进行,并不多见。”李少荣说。
      正月十五,俗称小年,各家各户杀鸡煮糯米饭。邦溪、芭蕉、芙蓉田等乡镇还有包粽子和感谢恩人的习俗,这天给恩人送去一只鸡,一瓶酒恭贺新春。

年韵 天堂村的红火年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白沙县内各民族间通婚已普遍,过年习俗也潜移默化地有了些许改变。
      穿过成片绿意,记者来到白沙县阜龙乡天堂村。这里的村色秀丽迷人,不怪乎叫“天堂”。乡间小路已铺上了水泥,很干净,村中随处可见翠枝绿叶。
      天堂村毗邻儋州,这里的村民对调声娴熟程度并不亚于儋州人,能歌善舞。席间,助酒的调声歌可是一浪高过一浪……
      一家农户的门前摆着一张茶桌,天堂村的三代村长围坐在一起:84岁的薛玉常、62岁的高贵英及35岁的现任村长高文政。
     “我们这边过年习惯和儋州那边差不多。”说起过年,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过年花费差不多有五千至一万元。”高文政笑着说,因胶价飙涨,今年村里人收入高,不仅盖起了新楼房,还要过个好年呢。
      一系列的富民政策滋润了白沙人。橡胶,作为白沙县新农村的主要收入之一,足足让白沙的农民富了一把,新农村里的许多小洋楼也是这两年建起来的。勤劳的天堂人,大做生态养殖文章,发展优势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并收到了一定效果。
      如今的“天堂”里没有都市的喧哗,只有一些生态鸡、鸭、羊、猪在“逗逗乐”,悠然自得……


                                          (原载1月26日《国际旅游岛商报》)


Google
 
上一篇:白沙美女峰前赏木棉 “几树半天红似染”
下一篇:绿水青山竹影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32.031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