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架岭上好风光
文\海南日报记者 曾毓慧 特约记者 吴峰
从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出发,沿着蜿蜒的S310省道一路驶向牙叉县城,这段路程约有50公里。车在行,景在变,穿过一片又一片橡胶林,临近牙叉县城时就会明显感觉到,山势越来越险峻,且弯道极多,没错,你已经来到了白沙九架岭,这里也被当地人称为白沙的“北大门”。 从地图上来看,九架岭是一条分界线,在山岭上远眺,东南边是千山万壑的山区面貌,西北面则是丘陵起伏的岛西山地和平原。其实,九架岭还是隔开海边气候和山地气候的信风界,在九架岭上时常能看到云雾环绕群山的美景。多年来,“九架观雾”早已成为吸引八方游客驻留的一道奇特景观。 九架岭还有另一远近有名的景观,那就是每年春季漫山遍野绽放的木棉花。今年春节前,遍布在九架岭上的木棉花陆续绽放。车子刚驶至九架岭木棉道时,你会惊喜地看到,一株株直挺的木棉树上布满了密集的花苞,在交错的枝杈间,一簇簇娇俏的木棉花星星点点,让人快速拂去行车的困顿。继续前行翻过九架岭高处时,在五六公里长的盘山公路路边,山坳里、田埂边、陡坡上、山泉旁,一幕幕挂满枝头的木棉红景观不时映入眼帘。九架岭的春天已经被唤醒了,整座山野都是好气色。这个时候,蜿蜒的九架山盘山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花路,行走于山路间,赏心悦目。无论是晨曦,还是夕阳,这条路总能引得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驾车前来赏花、留影。 白沙的木棉花不与谁争,但又不屈就于谁,它们更愿意一直静静地绽放于蜿蜒的九架岭上盘山公路两侧,最终隐没在九架岭的山头深处。又是一年冬去春来时,它们用一簇又一簇火红的璀璨告诉纷至沓来的游客,春天的信使,就在这九架岭之上…… 近年来,白沙有关部门在九架木棉道上设立了三个观景驿站,供游客停车、驻足,放缓身心,去欣赏美丽的九架岭云雾景观以及木棉花的娇艳风姿。 线路 :白沙邦溪镇 → 白沙牙叉镇
看点:成片橡胶林、九架观雾、九架岭“花路” 茶旅公路翻山越岭品春茗 文\海南日报记者 贾磊
当鹦哥岭与阿陀岭披上新的“绿纱”,驾车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可以在海南中部放心深呼吸,感受中部氧吧的魅力;厌倦了城市驾驶的拥堵,也可以体验山路驾驶带来的乐趣与活力。 白沙黎族自治县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邦线S310省道。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中部极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知名的白沙绿茶、五指山红茶等。踏春,从一口早春茗茶开始,翻山越岭,移步换景,走一遍茶旅之路,可以感受好山好水带给海南的馈赠。 茶旅融合 茶乡茶香
踏春品茗之旅的第一站,是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的白沙原生态茶香小镇。 游客在白沙茶香小镇茶园游玩。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白沙原生态茶香小镇位于白沙农场场部原址,规划面积约130公顷,是“十三五”期间规划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依托原址茶园景观、河谷溪流及黎族文化等资源,将“茶产业”“旅游业”相结合,建设一个集生态茶叶生产、茶园观光休闲、黎族文化体验、乡村养生度假为一体的茶香小镇。游客可以通过游茶园、品茶香等方式体验这里的茶园文化。 在白沙五里路茶园,黎族小女孩跟随妈妈学习采茶。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在航拍机的镜头中,随着航拍机一步步拉高,白沙原生态茶香小镇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茶垄上,嫩芽在翠绿的茶叶中格外醒目。身着黎族传统服饰的黎族采茶姑娘挎着腰篓,在茶垄间穿行。待采茶姑娘把腰篓装满,靠近刚刚摘下的茶青,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 陨石坑的馈赠
从白沙牙叉镇出发,沿着S310省道往白沙元门乡陨石坑方向,第二站是白沙五里路生态茶园,茶园位于海南岛陨石坑旁2.48公里处,紧靠该县牙叉镇白沙村。 初入五里路茶园,很多人会被周遭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景致所吸引,茶园四面群峰林立,溪谷纵横,雨量充沛,雾霭弥漫,光合作用强,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区,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 站在五里路茶园举目远望,不远处有一盆形大坑,虽已被繁茂的植被覆盖,但仍依稀可辨,正是距今约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爆炸而形成的白沙陨石坑。 据了解,这位“天外来客”除了留下令人惊叹的“足迹”外,还带来了外太空馈赠的礼物,经科学家们采用x衍射方法测定,陨石坑范围内冲击角砾岩石的矿物相当丰富,一块小小的样品能检出48种矿物,有的矿物尚属自然界罕见。而位于陨石坑边缘的白沙五里路茶园,好山好水再加上陨石坑地貌蕴含的稀有元素,孕育出的茶叶自然不一般。 继续驱车前行,翻越美丽的鹦哥岭山路,透过氤氲的水汽,一路品味神奇而独特的茶旅文化。 水满茶香
从元门乡S310省道前行至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在与G224国道交汇处右拐至去往五指山市方向,沿着蜿蜒而上的阿陀岭山路,在接近该市毛阳镇时,左拐至X538县道,沿路上山,在素有“海南屋脊”之称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毛脑村附近,就到了此行的第三站,五指山水满茶香观光园。 “有人说海南春早茶先知,水满乡是海南地处高海拨,这里的茶独特而富有魅力。我们这里早春茶的茶青就是当地的大叶水满茶青,因为这里的大山与水汽的滋养,水满茶正如其名字一般,茶味悠久绵长。”椰仙茶园负责人郑丽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海南日报记者在五指山椰仙水满茶香观光园内看到,成排的茶树沿山坡等高线绕山而上,刚长出的春茶嫩叶格外新鲜翠绿。站在茶园里放眼望去,周围山上一株株木棉树上,木棉花竞相绽放,山下的稻田秧苗正绿,几只小鸟从茶园上空飞过,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茶园内茶叶清香扑鼻,采茶姑娘戴着斗笠,用毛巾围住脸和嘴,防晒措施做得很到位。 茶山下,就是茶叶加工车间,最短时间内保障了水满茶的新鲜度,机械化流水线作业与传统手工制作相结合的制茶工艺,既保证了效率,也留住了春茶的茶香。 在茶山前的凉亭里,茶海前,新茶随水冲卷不断伸展,不一会,茶色逐渐变红,从公道杯中倒入透明的玻璃茶碗,正如外人的评价,琥珀汤、奶蜜香。伴随着品茶者喝入口中,“唇齿留香”是他们对水满茶最精炼的评价。 小叶子不仅让人唇齿留香,也帮助当地村民鼓起了腰包。 近年来,五指山市通过政府资金扶持、企业指导带动,让茶农们的收入不断增加,许多贫困户通过种茶脱贫。目前,五指山市茶叶累计种植面积8509亩,遍布5个乡镇,惠及农户1014户,其中贫困户194户。 大岭茶园红茶香
结束椰仙茶园的体验,继续往五指山市区方向前行,在该市南圣镇与G224国道交汇处左拐,去向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方向,在接近保亭毛岸村时,就到了第四站五指山大岭茶园。 在五指山大岭茶园,这里的茶树生长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有些茶树冒出嫩芽,摘几片茶叶放入口中咀嚼,清香怡人。“我们的茶园海拔在800米左右,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茶叶就已远销海内外。”茶园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加工的有机红茶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要高一些。 虽已是上午10点,身处茶园中,浓浓的云雾还在随风飘荡,让人感觉有几分凉意,近处的槟榔、香蕉,远处的水库、河流、村庄、稻田一览无余。“这里的茶树不打农药,除草全是人工,平时只施用少量农家肥,茶树上虫子多,我们经常是跟虫子抢茶叶,虽然茶叶很环保,通过有机茶叶认证,但产量不高。”该茶园负责人表示,虽然每年能采的干茶叶不超过1000斤,但是每一斤茶,他们都是精耕细作。 线路:白沙牙叉镇→白沙元门乡→琼中什运乡→五指山水满乡
看点:海南中部的优质茶园、鹦哥岭云海、阿陀岭自然保护区、五指山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