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南地区 >>文昌

餐桌上的全家福——七彩十六味
  发表日期:2020年6月15日  共浏览195 次   出处:海岸生活杂志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锦绣全家福(又名首盘菜),用料16种,意味着十全十美,六六大顺,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这样绚丽多彩加上用无锈大圆盘盛菜衬托,银光闪烁,风味诱人,让人一看就感到满意,跃跃欲试,食欲大振,这是文昌名厨、名师的杰出代表作。

——《文昌餐饮文化》


在海南省文昌市的大小宴席中,如两家成婚喜宴、叔伯生日寿宴以及远方亲友归来团圆宴等,大都会有一道名为“全家福”的头盘菜。寓意十全十美,六六大顺,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荤素结合,颜色相宜

头盘菜,顾名思义,即酒席上的第一道菜。因头盘菜是掌厨厨师的首秀,故而酒席的成败,这道菜很是关键。要炒出一盘全家福,需要的食材往往多达十几种,甚至二十种。这些原料会因气候、季节、地域而有些许差异,但主旨却是不变的:食材要有本土特色,营养上讲究荤素搭配,色彩上追求颜色相宜的视觉美——

16种传统用料:虾米、干鱿鱼、猪瘦肉、干猪皮、葫芦瓜、干金针菇、小葱、新鲜茶树菇、青椒、红萝卜、冬菇、木耳、洋葱、西芹、香肠、腐竹。

新增新元素:新鲜虾仁、新鲜金针菇、新鲜荷兰豆、新鲜猪肚等。

处理方式:干虾米、干鱿鱼、冬菇、木耳等干货用热水提前泡发,红萝卜和葫芦瓜用刨子刨成丝,小葱切段,香肠切薄片,西芹、腐竹、猪瘦肉、洋葱等切成小细条。

7种主打色:荷兰豆的绿、胡萝卜丝的红、腐竹的黄、木耳的黑、洋葱的紫,香菇的灰、干鱿鱼的褐相映成趣。


起源成迷,口口相传百年

第一次吃全家福是大学毕业后与同学聚餐,单是看着眼前绚丽多彩的颜色就已赏心悦目,更别说那经过多种材料融合调制后散发出的浓郁香气了。

一碗米饭下肚,再问起这菜的起源,朋友却是答不上来。只说这是文昌地区婚庆喜宴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打小吃到大。最初在乡间喜宴盛行,而后成为大小宴席以及文昌菜馆的热门菜肴。虽不是什么珍稀的菜,却因为味道香好下饭,吃了多年也不曾腻过。因这道菜是酒席上必上的第一道菜,所以大家也以“头盘菜”称呼。

后来我曾仔细查阅过关于文昌美食的相关记载,发现对全家福的记载少之又少。关于起源,更无文字提及。每回去餐馆点菜问起厨师从何处习得,只道或是家中传承,或是师傅相授。至于何人所创,却是无人知晓。但若从家中长辈们的年龄推算,至少也有上百年。

“行走”的美味

文昌全家福最初起源于乡间喜宴,负责喜宴的“土厨师”队伍是全家福流行的主力。厨师不会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掌厨,而是走乡串镇操办各家喜宴,全家福则是老一辈厨师最主打的喜宴菜。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口味的改变以及地域交通的便利,文昌全家福被“土厨师”这一行走的美味传承者带往海南各地。因寓意美好,全家福成为海南各地大小宴席上最受欢迎的菜肴之一。而海南主营文昌菜的菜馆,全家福的味道更是地道。

传承却不固化,我想这大抵就是这道全家福流传百年的缘由。不知何人所创虽有遗憾,但如今的全家福又何尝是当初的那一盘?材料不再是传统的16样,吃的地方也不再仅是乡间喜宴。好在厨师对味道的追求不变,而食客无论是冲着好味道,还是奔着好意头,依然被喜欢,这已足够让喜爱这道菜的朋友释然。(图/ 吕振 文/记者 屈明慧)


Google
 
上一篇:东郊椰林
下一篇:文昌抱罗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71]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26]
 · 北京大观园 [362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38]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90.625毫秒 中华旅游网